西寧城北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
中新網青海新聞6月22日電(李江寧 范生棟)一條條道路干凈整潔,一處處河道水清岸綠,一幢幢農房錯落有致……走進城北區大堡子鎮、二十里鋪鎮各農村時,馬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美麗宜居、和諧共生的鄉村驚艷畫卷。
日前,西寧市城北區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
城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健全機構,完善方案,擬定《城北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城北區“廁所革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西寧市城北區農村戶廁改造技術規范》等文件,緊扣目標、細化措施,為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了工作規范。堅持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橫幅、標語、宣傳欄等載體,廣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相關政策,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群策群治的良好格局。
重點加大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保障整治效果。近年來,全力推進農村污水處理,爭取省市專項資金2343萬元,實施了吧浪村、西杏園村、雙蘇堡村、郭家塔村實施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區級投入資金1978萬元用于全區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配備清運設施、完善基礎設施等。投資183萬元實施西杏園村污水管網化糞池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鋪設污水管網1500米,設立檢查井68座、化糞池3座。投資2500萬元,實施三其、吳仲、朱南等14個村的“四好農村路”項目,改造提升農村公路約16公里。投資276.5萬元,為北園、小橋、陶北等7個村安裝路燈462盞。同時,聚焦短板,重點任務有力推進,不斷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已投放密閉式垃圾收集箱49個,小勾臂式垃圾斗10個、分類垃圾箱75個,垃圾桶2133個,配備垃圾轉運車輛106輛。穩步實施廁所改造,全區建成衛生廁所共計15451座,并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了廁所革命相關項目的實施工作。
年內持續以“三清一改治七亂”為重點,扎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清理各村莊內外、道路兩側、溝渠內、村莊周邊積存的建筑和生產生活垃圾290余噸,清理亂倒的生活(建筑)垃圾,亂堆亂放150余處,消除衛生死角65處,集中清理海子溝河段和湟水河段及周邊河道垃圾約10噸,規范畜禽散養5處,解決了垃圾“圍村”和村內“臟亂差”問題,實現村莊周邊無垃圾積存、街頭巷尾干凈通暢、房前屋后整齊清潔,鄉鎮周邊、交通沿線、景區周圍無垃圾的目標。同時,行政推動與技術服務相結合,逐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充分利用殘膜回收補貼資金,完善回收方案和資金補助制度,提高回收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有效減少農田殘膜對環境的污染。發動社會多方力量配合農業廢棄物回收企業及時做好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有效避免農藥獸藥殘留物對人、畜、水源等造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下一步,城北區持續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做到道路清掃常態化、垃圾清理日;、衛生保持長效化,用實際行動不斷刷新村莊“顏值”,為人民群眾營造干凈宜居的生活環境,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